1996年1月16日
§镜墙与青藤
自70年代以来,世界建筑业的一大发展,体现于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发明与大量使用,其中最引人瞩目的,便是所谓玻璃幕墙的出现。我80年代初到西方国家访问,乍看到他们城市中耸立的以玻璃幕墙覆盖整个立面的大厦,真是眼睛一亮,顿感人类的创造力,俨然直逮鬼斧神工。
玻璃幕墙的出现,使现代化城市的景观,从满眼钢筋水泥的定势下突破了出来。它显得灵秀飘逸,化沉重为轻盈,以剔透掩杂芜,使城市的立面视觉效应,不再那么一味地“版画风格”,而具有了某种水彩画的神韵。
80年代末至今,玻璃幕墙建筑不仅是引进了中国大陆,而且大有竞相攀比,“无楼不玻幕”的势头,不仅一些大型的公用建筑使用了玻璃幕墙,连一些矮小的店铺,也都采取了“玻璃门面”的装修策略,仿佛这样一来,便具有了“现代派”气势似的。
西方建筑当年使用玻璃幕墙,首先当然还是从材料、工艺上的创新,能取得更好的长线经济效益着眼的;不过,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,他一定要有其美学上的追求。严格而言,一座大厦的玻璃幕墙,完成后也便是一面巨大的镜子,因此,也可以把这种墙面称作镜墙。鉴于此,设计者在构思镜墙建筑时,便不能只是孤立地考虑他所设计的那座楼本身,他一定要先将那座楼周遭的情况弄清楚,以便使其镜墙在反照周遭景观时,将最值得入镜的东西尽情收入,而将不堪入镜之物,尽可能地加以回避。这也就是说,设计者不仅应对一座楼的具体美学构想负责,也应对其加入城市总体景观的美学效果负责。